香港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三个月陷收缩
华通社香港电 标普全球公布,上月标普全球香港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49.6,略低于8月的49.8,连续3个月低于50的盛衰分界线。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经济研究部副总监Jingyi Pan表示,数据转差,部分原因与台风「苏拉」袭港相关,但新增订单大跌,显示需求下跌,同时原材料及运输成本攀升,致使采购价急速上涨,若情况持续,厂商将看淡来年业务前景,很可能进一步打击营商信心。
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黄达胜表示,俄乌冲突无了期、全球利率高企、中美关系紧张,均影响内地及香港出口生意。他形容,欧美是重灾区,特别是美国以政治挂帅,买家对厂家设下不少限制,例如若要得订单,厂家除了在内地置厂外,亦必须在一些与美国友好的国家设厂,无形增加厂家成本压力。
多办国际会议 激活经济活动
黄达胜坦言,现时海外需求疲软,当地消费者购物审慎,不少港商出口生意处于水深火热中,希望特区政府关注出口商苦况,未来加强相关支持。
香港珠宝制造业厂商会前主席吴宏斌表示,刚过去的9月珠宝展,欧美买家锐减,欧美订单量大降,相信仍需要两三年时间,待买家消化手上库存,及中美贸易摩擦降温,生意才能回复,目前厂家只能艰苦经营。他向特区政府建议,争取更多国际会议在香港举办,以激活香港经济及相关行业。
PMI报告显示,香港私营经济于9月连缩3个月。外贸订单需求转差,促使企业缩减经营活动,继续看淡业务前景,因此减购投入品,即便价格已回落。由于人手紧绌,企业积压的业务量由跌转升。
综合而言,订单持续减少是景气下滑的主要原因。企业9月新接的业务量连续3个月萎缩,跌幅创去年同期以来最大。至于从海外及内地新接的订单量,跌幅亦见相若。调查显示,本港与海外情况转差、竞争白热化、9月极端天气等,都对客户需求造成冲击。
因此,企业于9月继续缩减经营活动。综观不同行业数据,当中以制造业的减产幅度最大。虽然新增订单大幅减少,企业积压的工作量却由减转加,惟升幅不大;受访业者归因于供应延误和劳工短缺。事实上,台风「苏拉」造成多区水浸,导致投入品交货延误比上月严重;为了应付员工短缺,企业开始增聘雇员。
订单减少,企业9月继续减购投入品,跌幅更是去年5月以来最急,因而轻微推高库存水平。展望未来一年业务前景,企业维持看淡,对采购数量多寡普遍审慎。同时,业者忧虑竞争加剧、成本飙升、经济转差。上述因素皆影响商业信心。
生产成本上涨 部分转嫁客户
原材料价格、运输成本、员工薪酬于9月持续上涨,整体投入成本再度攀升,企业将部分升幅转嫁客户。总括来说,投入成本与产出售价的升幅仍高于长期平均值,但按月放缓,显示价格压力正在减退。
责任编辑 莫家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