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須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站穩立場,維護國家主權和發展利益
来源: 香港大中華通訊社  日期:2025-03-17 19:55:06  点击:10605  属于:中国新闻

  近日,香港長江和記公司擬將其持有的包括巴拿馬運河兩大港口在內的43個港口出售給美國財團的消息,引發國人討論。
          當美國憑藉國家機器打壓中企時,若華人資本反而為其遞上“戰略刀子”,這不僅意味著商業倫理的崩塌,更是對民族利益的背叛。
       313日,《大公報》刊發銳評文章《莫天真 勿糊塗》;315日,《大公報》刊發《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》的「大公時評」署名文章。國務院港澳辦、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網站予以轉載,引起各界高度關注。
  隨後,《大公報》兩篇文章也被多家媒體轉發,引起網友熱議並登上熱搜。
           今天,小編節選多家媒體刊發的評論
  
  《大公報》銳評文章《莫天真
勿糊塗》(節選)

   長和在中美戰略博弈風高浪急之際,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等,與長和達成原則性協議的財團,由美國貝萊德牽頭。特朗普和美國方面一點都沒有把這個交易視為「普通的商業行為」,而是毫不掩飾、肆無忌憚地直接插手、操縱,完全將其作為推行全球霸權的手段。面對如此大事大義大節,有關企業應當三思,好好想想有關問題的性質和要害是什麼,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什麼立場、站在哪一邊。

  《大公報》時評《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》(節選)
  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,在大是大非面前,當事的企業家應怎麼取捨,歷史早已給出答案。歷史和現實都提示處於風口浪尖的企業家們,面對美國的強權霸凌,唯有堅定地與國家站在一起,勇敢鬥爭,才能保家衛國,才能贏得尊嚴、守住清譽。反之,如果看不清美國那些政客「既要錢、更要命」的本質,選擇與之共舞、倒行逆施,或許一時可做成「大刁」、賺到大錢,但最終是沒有前途,更會背上歷史罵名。

  《點新聞》來論《以「商業」之名行霸權之實》(節選)
  表面上,這是一樁普通的商業併購;但深入分析,其背後交織着美國霸權主義的政治操弄,暴露出國際競爭中的「偽市場邏輯」。香港社會必須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站穩立場,維護國家主權和發展利益。

  《橙新聞》來論《巴拿馬港口交易凸顯的地緣政治霸權》(節選)
  表面上,這似乎是一項相當成功的商業交易。但細究其背後的政治脈絡,不難發現美國在交易背後的小動作,又一次露骨展現美國的霸權主義思路,這在商業外衣下包裝的地緣政治陰謀,引發廣泛的民怨民憤。在國際地緣政治博弈日趨激烈的當下,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,某些看似單純的商業行為背後可能隱藏着深刻的政治動機,甚至關乎國家利益與安全,應當敲響警鐘。

  獅山觀察《揭開交易面紗 審視長和抉擇》(節選)
  這一交易涉及到基礎設施和「一帶一路」建設,是大是大非的問題,已然激起了民怨民憤。網友們對這一交易和長江和記公司提出了強烈質疑和批評,認為其唯利是圖、見利忘義,漠視國家利益和民族大義。在國家利益和民族大義面前,企業應該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正確的抉擇。這一交易背後隱藏的地緣政治霸權本質不容忽視,企業在商業活動中應始終將國家利益和民族大義放在重要位置。只有這樣,企業才能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實現可持續發展,為國家和民族的繁榮做出積極貢獻。

  《香港商報》來論《長和售港口須先思而後行》(節選)
  作為在全球商業領域打拚多年的企業,長和無疑擁有高超的商業智慧,但在百年不遇大變局之下,在中美多個層面的交鋒正酣之際,在美方毫不諱言將中方視為對手、不擇手段圍堵打擊之時,在攸關國家利益與民族大是大非的事件面前,凡事不能僅僅以商業利益來衡量,而是要有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大義,方可作出不負於這個時代的正確選擇。

  責任編輯 莫家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