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華文記者協會湛江之旅
来源: 香港大中華通訊社  日期:2025-03-24 10:09:03  点击:10816  属于:中国新闻
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以海為媒,共赴文明之約

     20253月,世界華文記者協會代表一行到訪湛江,開啟以“粵西明珠”為主題的深度探訪之旅。
        除了世界華文記者協會主席陳彪,副主席曹祺鋒、杜國靈和副秘書長陳淑蘭,還有香港大中華通訊社特約記者吳亞雄。
        作為中國大陸最南端的濱海城市,湛江以2043公里海岸線、49萬公頃淺海灘塗的稟賦,正書寫著“向海而興”的時代答卷。此次行程貫穿海洋經濟、生態保護、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四大維度,展現湛江如何將海洋資源轉化為高品質發展動能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探訪路徑:從深藍到鄉土的全景巡禮

        記者代表團首站抵達廣東還珠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這家位於湛江的國家級臨港高新技術企業以“海洋+健康”為核心,將生蠔與珍珠深加工為生蠔肽、珍珠肽飲品、五隻蠔飲料,生蠔肽酒等!通過低溫萃取技術保留營養成分,企業產品遠銷東南亞、中東等國家。負責人表示:“湛江生蠔的肥美源自純淨海域,我們正探索‘海洋牧場+精深加工’模式,讓‘藍色黃金’走向世界。”
             隨後,行程聚焦中國蠔都。從2019年國家地理標誌認證到2023年品牌價值176.43億元,湛江生蠔已形成集種苗培育、生態養殖、冷鏈物流、文化旅遊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,帶動10萬人口就業。
資料顯示,湛江生蠔年產量超20萬噸,占全省三分之一,“湛江蠔”地理標誌品牌價值突破50億元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全紅嬋冠軍村:體育精神點燃鄉村振興

       在麻章區邁合村,記者代表團探訪了奧運跳水冠軍全紅嬋的家鄉。這個曾名不見經傳的村莊,因全紅嬋的“水花消失術”走紅,如今村口五環雕塑、冠軍主題彩繪牆成為打卡地標。村內新增民宿、小吃街,村民阿姨表示:“紅嬋讓世界知道邁合村,我們在村裡賣家鄉特產“貓屎糖”,年收入翻了三倍。”現當地政府正規劃建設跳水文化體驗館,推動“體育+文旅”融合。
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金牛島紅樹林:生態與經濟的共生樣本

           作為中國大陸最大紅樹林保護區的核心區,金牛島通過“生態修復+科普旅遊”走出特色路徑。2024年投入800萬元改造的科普廣場、觀鳥棧道與遊船項目,年接待遊客超50萬人次。紅樹林不僅是“海岸衛士”,更通過碳匯交易實現生態價值轉化。握資料顯示,“3萬畝紅樹林每年固碳超2萬噸,真正讓‘綠明珠’變成‘金名片’。”
          梁文鋒家鄉:科技賦能下的鄉村蝶變
        吳川市米曆嶺村因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成為“網紅村”。村口梁文鋒舊居前,遊客爭相打卡其童年成長軌跡。如今,該村正規劃建設AI科普館,將科技元素融入鄉村振興。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向海而興:湛江的藍色突圍

      湛江的“海洋強市”戰略貫穿全域。正如廣東省林科院專家所言:“湛江正以生態優先、陸海統籌的理念,書寫‘既要金山銀山,更要綠水青山’的濱海篇章。”
           從灣區到世界的湛江敘事
           三天探訪,記者團捕捉到湛江的多元魅力:既有現代化臨港工業的鏗鏘脈動,也有紅樹林濕地的詩意棲居;既有冠軍村的奮鬥精神,也有古商埠的歷史迴響。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世界華文記者協會主席陳彪表示:“湛江的實踐為全球華文媒體提供了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動樣本。我們將以筆為媒,讓世界看見中國‘藍色經濟’的未來。”這座“粵西明珠”正以開放姿態擁抱深藍,在向海圖強的征程中續寫新的傳奇。

       特約記者  吳亞雄

      責任編輯莫家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