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年初爆發的第五波新冠疫情近日漸趨嚴峻(大公文匯全媒體資料圖)
文/高敬德
政府多管齊下推新措施
當前,香港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,情勢嚴峻。香港特區政府毫不鬆懈,依據兩年來的防疫經驗,再結合這一波疫情傳染力強、傳播快速的特點,果斷有力地推出一系列具針對性的措施,包括「疫苗氣泡」、使用「安心出行」及收緊社交距離等,並且加大力度排查污水陽性個案、樓宇围封強檢與應檢盡檢、自願檢測相结合,務求盡快斬断源頭,有效地減少病毒蔓延傳播。
為應對目前的區域圍封強檢超負荷工作,特首林鄭月娥已請求中央政府派員支援,相關醫護已陸續到港。現在最重要、最需要是全港民眾全力配合,更迫切需要愛國者的大力支持,以發揮愛國者治港的作用和力量。相信大家齊心協力,香港定可打贏這場抗疫戰,迎接曙光的到來。
只是,現時社會對防疫抗疫有不少嘈杂聲音,有些人確實不了解香港防疫抗疫實際情況,天天攻擊香港特區政府。一些內地專家意見,由於對香港情況不充分了解,某些意見並不貼地,但香港一些愛國者卻拿內地專家意見攻擊特區政府。社會這種不齊心的做法,令政府的防疫抗疫工作百上加斤,舉步維艱。
全民檢測存在客觀限制
本來以香港當前每日倍增的確診人數,在內地早就應進行全民核酸檢測了。無庸置疑,內地兩年來的抗疫成果有目共睹,社會主義制度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。香港實行「一國兩制」,客觀上存在制度、環境、醫療條件、民眾自覺性等方面的限制,導致抗疫措施難以和內地做法相提並舉。那麼,香港為何不能借鑒內地經驗開展大規模的全民核酸檢測,參考專業意見,可歸納為以下幾點:
1、制度方面,香港沒有戶口制度,除了公屋外,根本無法確切知道每家每戶的人數。如一家4口,只有一人出來做測試,也難以追查。即使動用法律,到執行時檢測已結束。
2、環境方面,內地排查的流動檢測站大多設在空曠地方,但香港缺乏的就是空曠地方。從電視上也可看到,政府在屋邨設立的流動檢測站,人多擁擠,就是排隊時也有受感染的風險。這方面已突顯了內地與香港情況有別。
3、醫療系統方面,前線醫生認為,香港如進行全民排查的話,必須在7至10天內完成整個強制檢測,才可收效。香港做不到全民檢測的核心問題,就在於香港本身醫療系統根本承受不了,如醫療系統崩潰,後果更是不可設想。
4、民眾自覺性方面,香港在實施國安法後,社會穩定了,但還有一些反中亂港分子暗中使力,透過網絡散布謠言,企圖妨礙香港防疫抗疫工作的順利開展。面對這種情況,全民檢測可能更是事倍功半。
另有人建議學內地封城。有專家也說,不反對全港禁足一周,但前提是要考慮到後勤問題,正是「三軍未動,糧草先行」。不說檢測地點和測試能力,以700萬人的一周三餐,如何能做好妥善安排?
如上所述,可見社會上的各種意見並不是從香港的實際情況出發的。猶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所說,特區政府必須爭取時間提升疫苗接種率,避免對醫療系統帶來無法負荷的壓力和嚴重的衝擊,這也是最符合香港目前實際情況。其實,香港政府在第五波疫情中,從春節前已採取主動強檢的方法,主動排查各區多幢大廈的污水渠,所以圍封強檢才有效,每次都能排查出確診的人。特區政府切實根據香港實際情況,以科學的方法,有的放矢,將資源運用最大化。
團結一致推動疫苗接種
說實話,政府掌握的資訊和數據遠比普通百姓為多,對香港的醫療系統負荷能力肯定作過評估,如萬一確診數字幾何式爆發,應有後備方案。因此,對於防疫抗疫的評估和處理,非憑空而論。全港民眾應齊心配合政府防疫抗疫工作,不要再指手畫腳或紙上談兵,以不負責任的態度發表空泛而沒有科學數據、不切實際的建議,以免造成人心惶惶。
一往無前虎山行,撥開雲雾見光明。在疫情肆虐的非常時刻,真誠盼望我們的愛國阵营,能夠團結一致同心抗疫,挺身而出迎戰暫時的困難。要把去年底立法會選舉的鬥志再度凝聚出來,打響愛國者治港頭炮,全力支持配合特區政府的防疫抗疫措施,穩定民心,積極推高疫苗接種率達至9成以上,特別是向尚未接種的長者提供必要的協助,更好地發揮疫苗的保護作用,令疫情傳播得以減緩,使香港盡快走出疫情困境,並與內地作好銜接,爭取在數月後實現與內地免檢疫自由通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