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埃薩姆·沙拉夫(埃及前總理)
埃及前總理埃薩姆·沙拉夫在專欄中指出,中國在全球舞台上的獨特地位不僅體現在其經濟實力,更在於其能夠在自主發展與國際合作間實現平衡的能力。他強調,中國以和諧與合作為核心的價值觀,為解決當今全球性挑戰提供了重要啟示。
沙拉夫認為,當前世界正面臨關鍵抉擇:要麼維持現狀而陷入危機,要麼選擇一條通向和平與共同繁榮的新道路。他援引歷史學家阿諾德·湯因比的理論指出,文明的興衰取決於其應對挑戰的能力,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這個時代的必然選擇。
在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時,沙拉夫提出了三個層面的思考:首先,這意味著建立基於平等主權、民主治理和文明多樣性的國際秩序;其次,國際關係需要實現從軍事對抗到合作共贏的轉型;最後,他強調應通過中國提出的四大全球倡議來實現這一願景。
沙拉夫特別分析了中國"一帶一路"倡議、全球文明倡議、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的內在聯繫,認為這些倡議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框架,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了基礎。他指出,這些倡議所體現的互聯互通、信任、和平與發展等價值觀,與中國傳統的"和合"文化一脈相承。
作為"和合文化"大使,沙拉夫深入解讀了中國文化中"和"與"合"的深刻內涵,認為這種追求平衡、包容與和諧的價值觀,對於建立新型國際關係具有重要啟示意義。他相信,中國的文化智慧將在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、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方面發揮關鍵作用。
(編者註: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)
責任編輯 陳嘉旭